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页

【“简牍中国”网络主题活动】甘肃省博物馆实力宠粉 延时增票方便游客看国宝

时间:2023-08-04 03:16:30 来源:腾讯网 分享至:

西北角·中国甘肃网记者 宋芳科 程霜

8月1日上午9时,甘肃省博物馆开馆,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有序排队入馆参观,在国宝级文物马踏飞燕前,大家纷纷驻足观赏,感叹艺术之高超、工艺之精湛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当日,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,甘肃省委网信办、人民网主办,甘肃简牍博物馆、酒泉市委网信办、兰州市委网信办、敦煌市委网信委、人民视频、人民网甘肃频道承办的“简牍中国”网络主题活动走进甘肃省博物馆。时值暑期,甘肃迎来旅游旺季,敦煌鸣沙山堵骆驼,兰州中山桥堵“桥”,集智慧与快乐于一体的甘肃省博物馆也排起了长队。

为了应对旅游高峰,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系列措施,全力保障游客有序参观。在参观时间方面,从7月29日至8月31日,甘肃省博物馆闭馆时间由下午5时延迟至晚间6时。在游客流量方面,甘肃省博物馆在每日预约1万人的基础上再临时增加2000张参观门票,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提供保障,让大家在兰州不留遗憾。

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班睿表示,往年甘肃省博物馆在暑期迎来参观高峰,今年参观高峰提前到5.1开始,进入暑期更是每天保持高位运行,游客需要提前预约门票。

班睿说,游客虽多,甘肃省博物馆依然要尽最大努力保障游客参观体验,讲解员和志愿者全天候到位,吸引带领游客更深层次走进甘肃博物馆,感受精彩思路。同时,针对暑期研学团队和青少年参观者多,甘肃省博物馆每日还举办精彩的社教活动,邀请青少年参与互动,收获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。

在甘肃省博物馆看简牍,作为丝绸之路展厅重要的文化遗存,汉简在讲述丝路故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从甘肃酒泉、武威出土的汉简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,涉及边关烽燧,风土人情、汉代医学等多个方面。

出土于敦煌悬泉置的《于阗王行道故事》简记录了悬泉置曾经接待过西域于阗国国王。

在汉宣帝统治时期的一天,于阗国国王带领着1006人穿过茫茫的沙漠,来到了悬泉置。于阗国国王此行的目的地是长安,他们要向汉宣帝纳贡。悬泉置负责接待的人员给他们准备了上好的牛羊、鸡肉和香醇的美酒。国王和他的使团要在悬泉置休息一晚,而悬泉置早已精心准备了足够容纳1000人休息的客房。接待活动结束后,工作人员将这次接待活动的工作汇报写在了汉简文书上。详细记录了接待于阗王的这次事件,其中包括接待人数,吃的猪、牛、羊肉数量。由于这次接待量大,不免有一些物品损坏。如接待使团的杯子用坏了三百多个,这些细节也被工作人员如实的记录在册。

武威磨嘴子出土的《仪礼》简,简牍600多枚,完整的有385枚,残片约225枚,木简居多,竹质的少。《仪礼》是古代儒家经典,记载的是我国礼仪制度。武威汉简《仪礼》书写于宣帝以后的西汉晚期。这批出土的竹木简牍是目前已知最古老最完整的《仪礼》,大多数本色、墨迹如初,虽稍有残损,但每一篇首尾俱全,保存了原书的编题、尾题、页码和顺序,对研究汉代经学和《仪礼》 的版本以及书法风格皆具有重要价值。

出土于武威早滩坡的医药木简,其中木简78枚,木牍14枚。木简分为松、杨两种材质,其中一简书“右治百病方”尾题。据考证,墓主人是一位老年医生,这些医药简牍就是他多年行医的经验和有效方剂的真实记录。简书内容相当丰富,包括了临床医学、药物学、针灸学及其它内容。在临床医学方面,不仅有对疾病症状的描述和病名、病因、病理的记载,还有许多治病的方剂,载有内、外、妇、五官、针灸等方剂30多个,内容丰富,保存完整。在药物学方面,简中列举了植物药、动物药、矿物药和其它药物100多味。

这些简牍都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,观众在打卡网红马踏飞燕时也可参观甘肃简牍,融合文字一起看,能更好地了解丝路圣境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上海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4   联系邮箱:435 226 40@qq.com